北新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“提速增效”
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确保市委关于“三农”工作部署落地落实。今年以来,北新镇坚持党建引领,强化统筹协调,充分整合资源,结合各村实际制定“一村一策”方案,实行振兴书记项目,确定产业发展方向,致力实现兴业强村目标。
深化村企联建 推动产销对接
民丰村围绕“党建+产业发展”的思路,由党支部引领,将合作社、农民、市场等要素有效融合,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业态,助力村民实现增收致富。
民丰村党总支领衔创办金指猴合作社,为村内50名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,先后流转500多亩土地,连片种植稻麦,集体经济增收达75万元。为拓展补充耕地后备资源空间,村党总支组织村民召开网格会议,共商共议,积极排摸废弃及利用率低的泯沟,完成近20亩的占补平衡土地整治项目,带来近50万的奖补收入。为进一步助推农产品销售,村党总支主动联系在外成功人士,帮助本村种植的西瓜、菜(甜)瓜、黄桃,蔬菜、大米拓展销路,对接上海南京农贸市场和饭店,将大包户的农产品统一注册金指猴商标,通过产销对接,分销农产品分赚取中间差价提高村集体收入。村企合作不仅实现了双赢局面,也带动了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。
选准发展路径 造就村美民富
邦道村坚持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打造党建品牌“齐富兴邦”,多措并举绘就村级集体发展新画卷。
邦道村党总支开办齐富农作物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,总产值达758.33万元,实现集体增收52.77万。为把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本,邦道村通过拆旧挂钩、占补平衡、整治三棚等工作,增加耕地面积。此外,村党总支积极协调,集中村民零散的土地,流转给有经营能力的种养大户,发展规模种植业、畜牧业。在区域党建联合体的引领下,与民主工业园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,大力引进商业项目、农业项目。建设光伏发电站,每年集体经济收益1万元以上。安装130个视频监控,连接村域指挥中心,提高村民安全感,引进群众文娱设施,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
红阳村探索“公司+农户+市场”一体化产业经营模式,形成“租金+劳务收入”增收致富机制,通过“四步走”策略,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。红阳村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现全年可处理各类农业有机废弃物2400吨,产生有机基质肥3300吨,可直接用于还田和深度开发,通过沼气发电、出售沼渣可增加20万收入,绿色循环经济初见成效。引进乡村休闲旅游业,开展果蔬采摘、垂钓、露营、小学生农旅培训等项目,不断扩大全村影响力和知名度。
下一步,北新镇将紧扣“强基固本、重点推进、带动整体、全面提升”的工作思路,进一步谋划好发展方向,继续在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水平上下功夫,助推乡村振兴从强基向壮骨转变。
来源:组织二科、北新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