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开展乡镇干部“走村夜谈”活动
在“十大专项治理”行动中,为有效化解乡镇干部“走读”现象,我市全面深化乡镇干部住镇工作制度,广泛开展走村夜谈活动,引导党员群众广泛参与,切实转变工作作风,密切干群关系。
制定“线路图”,扩大参与度。明确乡镇干部利用住镇晚餐后相对空闲的时间段,分别深入到联系村开展夜谈活动,每周至少开展1次,每次夜谈不少于2小时。依托村级党员中心户设置村级“夜谈户”,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作用,组织周边群众参加夜谈。根据每家每户具体位置和作息规律等实际情况,制定详细的夜谈夜访路线图和日程安排表,并提前在乡镇、村公共宣传栏进行公布,有效扩大群众参与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设置“夜谈户” 2144户,开展“入村夜谈”3870次,访谈群众1万余户。
打破“玻璃门”,提高互动性。每周由镇领导带队,集中在群众家中,围桌而坐,以拉家常的方式,与群众谈心交心,使群众在交谈中既知晓政策形势,又能说出自己的所思所盼,把村里的发展大计、邻里间的矛盾纠纷,都公开摆到“台面上”来谈。对政策咨询类事项,群众相互谈看法,镇村干部当场作解读,消除疑惑;对具体问题,干部群众互相讨论,提出各自观点,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法,能够当场协调解决的,当场解决。如7月份,滨江精细化工园在推进天江公路建设拆迁工作时,部分村民心里有抵触,镇村干部多次通过“走村夜谈”,召集群众一起讨论征迁的优惠政策和有利因素,终于顺利签订拆迁协议。
记好“民情账”,强化实效性。结合村级网格化管理模式,每个村由1名联系该村的乡镇干部、1名村干部、1名网格员联合责任包干。党员干部带着民情记录本开展夜谈夜访,逐条记录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困难,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,对一时不能答复的,与村班子负责人进行会商,报上级相关部门处理。同时,建立民情收集、归口处置、答复反馈等机制,办理情况按月报结,在下次夜谈活动中向群众反馈,确保“件件有落实、事事有回音”。活动开展以来,已收集意见建议2000余条次,解决民生发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170个。